▍写在前面
如果要说在开始手机摄影这五年里,别人问我最多的一个问题一定是:
「你用的什么应用?」
如果真的要仔细去展开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本质上就和当我们看到别人的摄影作品的时候一定会去问什么相机有着非常完美的异曲同工之妙。手机摄影与相机摄影虽然同宗同源,但依然包含着截然不同的理念。
如果把摄影分拍摄,后期和输出三个主要部分。那么相机只能完成拍摄的任务,可手机却是一个可以从拍摄,到后期(数字暗房),最后到输出(例如发送朋友圈)的可以走完整个流程的完整设备。
更重要的是,手机由于应用应用丰富,各种高质量且富有创意的应用层出不穷,这极大的扩展了手机摄影后期的乐趣。
甚至可以说,手机摄影的绝大一部分乐趣就来自后期。更重要的是,它大大降低了摄影后期的学习成本。让每一个人都能体会数字暗房的魅力。不再让图片处理是 PS 高手的游戏。
所以,我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够对目前手机摄影的应用应用做一个巡礼,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去体会手机摄影后期,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它是不是有一个「科学」的流畅。
我的目的不是希望你只是找到我提到的每一个应用应用,下载以后让它静静地躺在你的手机里,而是希望你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后期方式,从而去完成你关于手机摄影的表达。
以下是文章的基本梗概和目录:
▍为什么要手机摄影后期?
摄影的分类
在我们回答一张照片怎么后期的时候,我们首先需要解答「一张照片是否应该后期」这个问题。
我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总会遇到这样的质问:
- 你这个照片后期过了,没什么意思了。
- 你这个照片,这么好看,一定后期了吧?
这两句话的潜台词都是,你的照片一旦后期就「掉价」了,不是纯粹的摄影了。这不是现在有的疑惑,其实自摄影诞生以来,所有的摄影师和观众都对这个问题乐此不疲地讨论着。但摄影一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来讨论,那么艺术总归是需要表达的。你所知道的梵高的画,贝多芬的曲都是如此。
如果你只是按下一个快门,就算一种结束,那这张照片只不过是自然的记录,又何来表达之说。当然,相对于其他艺术而言,「纪录性」的确是照片的重要特点,所以当我们谈到严肃的报道摄影,我们就需要严格要求还原真实,一个像素都不能改变。
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表达摄影能否后期是取决于照片的用途。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当然是希望自己的照片成为自己的表达,所以别问能不能后期,而是可以放心大胆地后期。
完整的表达
不知道你是否在拍照过程中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当你拍一张照片的时候,同一个人在同一个机器同一个时间点拍摄同一样的照片,那这样拍出几乎一样的照片是否还有什么意义?
当然,我们的条件还可以放宽一点,我们经常都会去一些所谓的知名摄影景点拍摄照片,那么我们拍摄的这些「雷同」的照片是否有什么意义?
如果说,你不希望自己的艺术创作是雷同的,或者「肤浅」地说,你希望自己的照片是能够从朋友圈脱颖而出的,让自己的照片有自己的表达,而不仅仅是一个到此一游的风景照,那你又该怎么去做呢?
下面是我自己非常喜欢的黑白摄影大师段老师眼里的世界:
相信你一定被上面的作品所深深的震撼,明显看出的是所有的作品都会有着作者独特的表达和审美。最显然易见的后期就是把彩色世界变为黑白世界这个过程。
因此,如著名的风光大师安塞尔亚当斯所说:「摄影中,前期拍摄就像是谱曲,而后期就是演奏。」
所以,即使是再好的曲子,如果你不去进行演奏,那也终究不能成为伟大的曲子。
那么当我们清楚地知道为什么要开始后期的时候,希望文章接下来的每一个小的指引都能帮你寻找到自己的方向。
▍摄影后期的分类
很多人拿到一张照片时往往不知道从何下手。「你看看,我这张参数怎么调」成为我被问到最多次的问题。而这个时候,我往往都会反问一句:「对于这张照片,你心里是不是有你想要的样子?」
坦率地说,很多人后期的问题,技术上都可以很快弥补,但是审美和认知的差异则需要日积月累。因为这关系到在你拍摄一张照片以后,能否在心中描绘出你希望的样子。
更重要的是,手机摄影后期的方向往往是以自己的风格为指引才对,一些知名的摄影师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就是以独特的摄影后期风格见长。例如我很喜欢的德国摄影师 Matthias Heiderich,他的低饱和度的高明度的摄影作品就有着鲜明的特点。
所以除了学习这些所谓的摄影后期干货,我们更应该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格,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多去看好作品,找到自己的喜欢类型,并用后期去实践,这样慢慢的我们就会做到真正的属于自己的表达。
但摄影后期并不只是天马星空的,它还是有着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向。我会把后期分为两个大的方向,基础后期和进阶的创意后期。
基础后期
在开始各种术语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对比图:
这是一张照片在后期前后的样子,我们可以发现,后期后的照片更具有观赏性,甚至可以说,没有后期之间的照片是「废片」,而后期之后的照片是一幅好照片。所以你看,后期就是这么的神奇,它甚至可以改变一张照片的「命运」。
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再回头来总结,第二张照片到底比第一张照片好在哪里呢?
如果用一个词来进行概括,那就是「通透」。而这个「通透」隐藏的含义包括:有着合适的冷暖氛围,悦目的对比度和恰当的饱和度等等。
接下来,我将会首先用一张图来表达,基础后期一般都包含哪些内容,然后再展示常用的后期应用是如何调节它们的:
全局调整
1. 画面的基础矫正
什么是画面的基础矫正?相信大家一定会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拍摄照片时景物明明是横平竖直的,但是拍出来却是斜的。这其实是手机镜头畸变的原因,由于手机是一颗广角镜头,广角镜头就有着典型的「桶形畸变」,而这种畸变的存在让我们不能很好地还原一些建筑照片的原貌。
而为了修饰这些畸变,一些透视校正工具就很有必要:
以上都是用来修正镜头的畸变,能够做到画面中真正的横平竖直。与此同时,在这里需要介绍一款非常厉害的畸变纠正应用,也就是 SKRWT。如果你是一个很喜欢拍摄建筑的人,那就一定不要错过。
2. 二次构图和裁切
这是一个经常被忽略但是又有着非常重要作用的后期步骤。
我们都知道对于摄影而言,构图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不同的框选方式往往有着不同的表现张力。但是在拍摄时,往往由于各种各样的客观原因不能很好地进行构图,或者很多时候别说构图了,我们很多人连基本的横平竖直都不能很好地做到。
这个时候,二次构图就可以让我们重新选择。二次构图不仅仅能够解决画面内容的重新放置,还能给我们更多的框选方式。例如以下几个应用中提供的画面比例:
在这里,我使用一张图,分别是用不同的构图比例,来尝试解读不同的视觉感受:
方形构图
16:9 构图
可以看到,不同的裁切方式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所以在我们开始后期之前别着急所谓的调色,先找到合适的裁切方式,而往往这种裁切方式能够对一张照片起着非常大的改观。尤其是对于摄影来说,这个做减法的艺术很多时候都是通过裁切这种方式来完成减法。
完成以上两个步骤才来到了我们绝大多数人所认为的后期方式,也就是所谓的参数调节。
3. 白平衡
如果你的手机有所谓的可以根据环境调节冷暖这个功能,那你一定不会对这个词感到陌生。如果你没有听过,那你可以回忆一下,我们的太阳光是否只有一个颜色呢?是不是太阳落山之前就会变为暖黄色,而到了早上就是冷蓝色。
这个冷暖的调节就是白平衡调节的一部分,而另一个部分就是色调,色调看起来就是决定这个照片是红还是绿,二者组合到一起就决定了画面的白平衡。
至于这里的调节原则,在专业的相机摄影里,一般都需要先还原白平衡,也就是真实的找到现场当时的色彩倾向。但是对于手机摄影而言,我认为我们只需要找到自己期待的氛围即可。
这句话是说,我想要一张照片表达温暖,热烈的氛围我就会让白平衡暖一点。而如果我希望一张照片表达是肃穆,冷峻的感觉,那我就可以让色温冷一些。
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在画面中的不同部分选择不同的色彩倾向,例如最常用的在阴影部分嵌入冷色调,高光部分嵌入暖色调,从而实现画面的冷暖对比。
4. 正确的曝光
曝光几乎是摄影的一个最重要组成部分,简单的理解可以是一张照片的明暗。很多摄影作品的风格也往往与曝光有着密切联系。
以我们最熟悉的日式小清新为例,就是使用一种曝光过度的拍摄和后期手法来实现。在这一小节的标题我叫做「正确」的曝光,但是很多时候正确并不一定是适合的。
在了解这个概念之前,我们先要学习一个非常重要的是摄影学习理念——直方图,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我们可以把直方图理解为人的基因图谱,每一张照片都会对应着一张直方图。
这个直方图的具体含义是「直方图用图形表示图像的每个亮度级别的像素数量」。通俗地说,就是它的横坐标是亮度的递增,从最暗到最亮,而它的纵坐标就是他的像素数量。
例如下面分别是曝光不足,正确曝光,和曝光过度的一张照片的不同直方图形式。
最右侧高光没有像素
最左最右都有像素
最左缺少像素,最右像素溢出
从以上可以看到,我们通过直方图就可以引导我们调整合适的曝光。
在 Snapseed 和 泼辣修图 中都有直方图的显示:
在有了以上的直方图以后,我们就可以充分理解下面的参数:
- 曝光:可以全局显著地调节画面明暗,使直方图中的像素数量向左或向右移动。
- 阴影:调整画面中暗的部分,也就是直方图的左边。
- 高光:调整画面中亮的部分,也就是直方图的右边。
一般来说,所谓正确曝光的图片,我们的像素都是集中在画面的中间调,并有少量的黑色和白色。例如文章开头森林的示例照片,直方图的对比,明显看到修图前的直方图不够正确。
修图前
修图后
所以我们需要掌握直方图作指引,并通过这几个常规的曝光参数进行调节即可。
当然,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还有通过进阶的曲线调整,可限于篇幅,可能会在以后的进阶后期里详细说明,但殊途同归,思路都基本一致。
5. 适当的反差
除了画面的明暗以外,画面中还有反差和层次。有的照片,像素都比较集中(反差大),而有些照片像素比较分散(反差小)。而对比度就是调节反差的重要工具:
一般来说,我们都会加大一点对比度让画面更有视觉冲击力,但是这样会损失画面中的细节,所以需要我们自己去权衡。
不过,你也会发现,在调整反差过程中,曝光也会变化(调整曝光时,反差也会变化),这二者其实是相互联系的,所以我们在调整的时候可以多次互相协调使用。
6. 恰当的饱和度
如果说我们在后期经常遇到的误区,相信饱和度一定是一个。很多人会在后期时过多调整饱和度。的确,更加鲜艳的颜色更加刺激眼球。但是当我们把一张照片,分别使用过度的饱和度和欠饱和度对比的时候,比如以下两张照片:
过度饱和
欠饱和
这个时候你一定会选择欠饱和度的。因为这样的照片更加的耐看,刺激的高饱和反而很容易让人视觉疲劳。
所以,在我们使用以上的饱和度调整工具的时候,一定要针对整个画面氛围进行调整,不要一味的过度追求高饱和度。
7. 暗角和晕影
现在都流行复古风潮,这也是胶片色和胶片味大行其道的原因。在以前,相机镜头会因为在设计或者制造中不能够很好的避免的在画面周围产生晕影,比如下面的效果:
这样的效果虽然很多时候是一种缺陷,但却也营造了一种独特的视觉氛围。因为本质上,这也是一种做减法的过程,可以让观者的视觉都集中在画面的中央。
但是,依然是不要过度使用,不然就会让整个画面失去作为的通透。一般来说在黑白摄影中会有着更加突出的效果。
8. 颗粒
这也是一个胶片时代遗留的产物,在以前由于数码相机都是用胶卷。胶卷很容易产生噪点和颗粒。让整个画面有一种粗糙的质感。这种质感除了能够让你的照片拥有复古的味道以外,更重要的是起到一种「移觉」的效果。
这种粗糙的手感,会有着独特的视觉魅力:
需要说明的是,颗粒这个功能一定要谨慎之用,过度使用很容易造成照片的视觉模糊。
局部调整
我们说完了全局调整,那现在再来说说局部调整。
顾名思义,全局调整是针对画面中的全部部分,只要是你动任何的参数,画面中的每一个相关部分都会被调节。而局部调整则是我们可以通过各类工具实现画面的部分控制。
例如当我想调整画面的明暗的时候,我只想调整某一部分的明或者暗,而不是整体的明暗,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局部调整工具。
重要的是,局部调整工具也是决定一个后期应用是不是强大的基础应用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我们一个一个来介绍这些工具。
9. 渐变工具
渐变工具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局部调整工具,它的主要作用是,从画面的一侧向画面中的中央产生一个有过渡效果的「选区」,你可以理解为在你的照片上蒙上一层逐渐透明的「布」,而我们可以在这个区域进行我们希望的调整添加。
举一个例子,下面的照片中,我希望画面中天空上半部分的颜色更加梦幻的冷一些。
我知道想要冷一些可以调整白平衡工具,但是如果这个时候我们只是简单的使用白平衡工具,就会造成画面的整体都变冷了。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使用渐变工具。
我们可以让渐变工具从上向下拉动整体覆盖天空,然后在调节参数,这个时候色温调节的效果就会只作用在天空上。而且你也不只可以调节一个参数,其他的都可以,就像正常的全局调整一样。
之所以叫渐变滤镜,是因为为了画面过度自然而渐渐的改变,而不是一刀切的直接改变,例如下面这样:
「一刀切」的直接改变
综上,如果你想要的调整效果是画面的某一个部分向中间,就可以使用渐变滤镜。例如,有些时候画面周围过于明亮,而我们需要突出画面中央的主题,这个时候就可以使用渐变滤镜。
10. 径向工具
径向滤镜同样是可以让你调节画面中某一个部分的工具。只不过径向滤镜的「选取」更加的自由,「径向」的意思是你可以根据画面你需要调节的地方捏合成不同的圆弧形状。
例如下面这种图例,我希望画面中的更亮一下,所以我只要用径向工具,先捏和一个差不多的大小的形状,放上去,在进行参数调整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配合径向工具的有一些参数,这些参数是让你的选取过度更加自然,因为如果我们使用一刀切的方式选择的话,就会这样像上面渐变滤镜一样不自然。
很明显,画面非常的不自然。因此其中「羽化」这个参数的目的就是让你的画面过度更加的自然。羽化就是让边缘产生一个过度的意思。
径向工具,一般都是使用在画面中的某一个部分需要调整的时候。
11. 画笔工具
学习了以上两种工具以后,你一定会觉得有缺陷。因为如果我希望修改的地方既不是画面的边缘一侧,也不是类似的圆弧形状。而是画面中的不规则的某些部分怎么办。
没关系,这个时候你就需要画笔工具了。
画笔工具之所以叫做画笔工具,是因为当你想要调整画面的某一部分的时候,你可以像使用笔直接在你的画面中绘画选取,例如下面的照片:
可以看到,我可以根据我想要修改的内容绘画出来,然后在进行参数调整。
所以,画笔工具的自由度更高,基本就是想调节哪里就画哪里。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画笔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过度的问题,我们一方面要适度调节,另一方面需要配合画笔的羽化功能做好过度。
以上的提到的三个工具,其实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选取的方式各有差异,一般来说可以配合使用,达到最佳的效果。
12. HSL 色彩调整
什么是 HSL?
这里就需要简单的学习一些色彩的小知识:
其实 HSL 是色彩的三个属性的英文首字母缩写,分别是色相,饱和度和亮度。正是这三个不同的属性,造就了自然界中颜色的千万般变化。所以,这三个参数也就成为了我们调节不同颜色的重要手段。
我们以下面这张照片为例,我希望调整一下黄色:
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点开相应的黄色,
现在我希望这个颜色可以亮一点,那这个时候我只要调整这个颜色的亮度即可。亮度提升以后,饱和度有点低,那我就可以继续添加一点饱和度。
在举个女孩子们都非常在乎的例子,那就是肤色的调节,比如以下面这张照片为例,我希望姑娘的肤色更白,更亮一些。
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选取橙色,一般情况下,调整肤色就是调整橙色(划重点!)。
我们只要让橙色的饱和度低一点,亮度更高一点。经过几步的调整以后,我们的肤色就已经大有改观,再也不是黄脸婆了。
HSL调整工具的强大就是在于此,它可以调整画面中的任意色彩。让我们的创作更加的随心所欲。
但是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颜色是互相掺杂的,比如你调整红色的物体时,如果调整过度你的肤色也会变化。所以调整时一定要注意色彩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就是更深层次的内容了,这里就不再赘述。
以上基本上就涵盖了所有的基本后期调整。那在这里,我先做一个简单的小结:
如果说后期是有法可循的,那在基础后期阶段就是可以按照上述的思路进行后期。这不仅仅能够帮你获得一张还不错的照片,更重要的是它是我们后边创意后期的一种基础。
在上面我提到的一些应用应用,其中 Snapseed、泼辣修图,和手机 Lightroom 是我觉得最强大的基础后期应用。而 VSCO 虽然有提到,但是没有上榜是因为他在后面有表现更加亮眼的地方。
你会发现,几乎所有的后期应用或多或少的都会有我上述提到的每一个功能。如果说,你一定要让我推荐一个最强大的,那一定是泼辣修图。
这是一款,唯一涵盖了我上述提到的每一个功能的手机后期应用,无论是全面的全局调整功能,还是强大并且有延伸的局部调整,连曲线这样的进阶功能都有。这远不是 Snapseed 可以比的(当然 Snapseed 也有自己的优势)。
而 Lightroom 不推荐是因为他的功能是和 Adobe 创意云绑定的,我就想不通,你哪怕是单卖也可以啊。但是如果你订阅了创意云,你会发现它也是一款强大的后期应用。
我的建议是,类似的基础后期应用你只要有一款即可,并且熟练掌握。
在这里其实还需要提到 RAW 个概念,如果你是初学者,以后可以进阶学到,如果你有一定后期基础,以上几款目前都已经支持了 RAW 格式,甚至很多时候,我都会使用它们修相机的照片,可想而知有多强大。
色彩的改变
如果以上的后期部分都还只是尽可能的还原一张照片的本来面目,还没有做到真正所谓的有自己的表达,那么接下来的部分开始就是几乎每一步都是加入自己的想法。也恰恰是因为如此,接下来的所叙述的每一个部分更仅仅只是一个指引和启发。
我们先从色彩开始。
1. 黑白化
摄影是一门年轻的艺术,仔细算来也就两百年而已,这和任意一门艺术相比都可以说就像是刚刚出生的婴儿。在一开始,由于受制于技术所限,我们只能看到黑白照片。但时至今,色彩照片的获得已经再简单不过。但是人们并没有因为技术的进步而遗忘黑白照片,恰恰相反今天非常多的顶级摄影作品仍然是黑白形式呈现的。
那我们就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黑白照片的魅力在哪里?
当然,这其中隐含着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点,这就是我的照片是不是需要变为黑白?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需要说明的是黑白照片的独特魅力想要分析起来可能比整个文章都要多。但在这里我只说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同时也可以作为我们刚才是不是需要黑白的这个问题的一个回答方向:这就是简化画面的因素。
一张照片的信息量是十分巨大的,这种巨大有的时候是心理上关于内容的反馈,但是潜意识中的视觉反馈很多时候却是被忽视的。
例如,你看到照片中有一个红色的衣服,但是其实你只需要知道这是一个红色的衣服,不需要知道是什么样的衣服。那这个时候红色就是多余的信息量,这个多余的信息量就会干扰对照片主题的表达。
那么基于上述的这个原则我们就可以对下面这张照片是否需要进行黑白化进行一个判断。
那么黑白化有两个方法实现:
首先说基本方法,通过后期应用的黑白滤镜添加方式。几乎所有的滤镜应用里都会有不同的黑白滤镜。但是多很多时候并不是好事,先说 VSCO 这款应用,里面关于黑白就有多个滤镜可以选择。
但是除了以上这种滤镜应用,还有很多专情的黑白滤镜应用。在这里,我用 BLACK 这款应用做一个介绍,这个应用里内置了非常多的黑白滤镜,整个界面 UI 设计的也非常有感觉,在选择滤镜以后还可以继续通过曲线等方式继续强化氛围。这是一款颇具仪式感的应用,喜欢黑白风格照片的可以尝试。
如果你是一个不喜欢套滤镜,而是自己喜欢全手动的方式进行后期的,那么接下来的黑白化就是非常高级的进阶方式。
在上面基础后期中,我提到过关于 HSL 的知识点。在这里我说我们可以使用 HSL 工具调整颜色。我们都知道颜色之所以黑白,就是因为没有饱和度,当你把一张照片的饱和度变为零的时候,就可以获得一张黑白的照片。但是对于这样获得黑白照片往往十分平淡,并没有你所期待的黑白大片的质感,这个时候你还会发现能够调节的工具少之又少。
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通过使用 HSL 工具的方式来获得黑白照片。具体的操作方式是我们可以在HSL调整工具中,把每一个颜色的饱和度关掉。这个时候我门就可以获得一张黑白照片。
与直接在饱和度变为黑白相比,更加关键的是,这个时候我们依然可以调节画面中的其他参数,比如亮度和色相等等。这样我们就可以按照我们心中所想的样子调整我们的黑白照片。相比直接变为黑白我们有了更多的调整空间,也可以更好的进行局部控制。
以上的两种方法我更推荐直接使用一些黑白滤镜在配合一些基础调节使用,但是如果你是一个喜欢全靠自己的人,那么第二种方法一定能够满足你的创作欲。
2. 黑白和色彩结合
在上面提到的第二种办法中,我说过我们可以通过在HSL工具中去掉每一个颜色的饱和度而获得黑白照片。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去掉一部分颜色的饱和度,保留一部分颜色的饱和度,会是什么样的效果呢?
比如,最近非常流行的黑金城市:
这就是通过刚才的方式,去掉了画面中的其他颜色,只保留了和橙色相近的颜色得到的独特效果。
所以想要获得一组独特的黑金城市照片怎么办?就是刚才黑白化的方法一样。更重要的是,你完全可以因此而脑洞大开,什么紫色城市,绿色城市,只要你敢想象的都可以。
那么为什么这样的效果会有比较独特的视觉感受呢?
那么我们在看下面这样一张照片:
这张照片中,我们只是让这一部分变为红色,是因为我们希望观看照片的人能够看到这一部分。所以,这是一种通过其他黑白衬托色彩突出主题的方式。这种黑白和彩色的结合,也拥有自己的视觉语言。
那么只有通过 HSL 工具的方式来实现这样的效果吗?当然不是,类似于这样的效果我们可以总结为单色提取的后期应用,其实有非常多的选择,例如 Color Accent 这款应用:
就是专门可以让我们提取出画面中某一个部分的颜色。类似的应用还有很多,但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3. 色彩的过滤
看到这个标题你一定会觉得疑惑,什么叫做色彩的过滤呢?但是如果我换一个说法,「滤镜」。那你一定心想一句:装什么 X。直接叫滤镜就好了啊!……
滤镜,可能是每次当我门提起后期的时候提到最多的一个高频词汇。以至于他是仅次于你用的什么手机拍的之后,最被经常问到的问题:你这个很好看诶,你用的什么滤镜?
我们先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一张照片在使用滤镜以后会变好看?这很重要,因为这样关系到我们怎么更好的去使用滤镜。
我先放一张使用滤镜和没有使用滤镜,照片中颜色的对比图:
你会发现,在使用滤镜以后,照片中的颜色数量明显变少。所以,我在本段的一开头就已经说了为什么我们使用滤镜会变好看,就是因为把一些色彩过滤了,这样留下了颜色会更加的统一或者协调。而这种颜色的统一和协调,就是我们所追求的照片的色调。
这其实又是一个符合摄影理念的后期方式。因为一张照片想要获得观者的愉悦感就需要主题,更重要的是画面中的所有内容都需要为主题服务,如果不能很好的服务主题的部分,我们就需要减去。
这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摄影是一种做减法的艺术。所以滤镜也是,通过让整个颜色趋向于某一种颜色,或者几种颜色,而屏蔽掉其他的杂色从而做到更让人喜欢阅读的目的。
在了解到以上以后,我们来列举一些一个优秀的后期滤镜应用的应用应该有哪些优点:
1. 滤镜丰富且实用。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很多滤镜看起来数量多,但是其实没什么卵用,比如一个后期APP号称可以有1000个滤镜,可这有什么用呢?谁会修一张照片还用一腔和滤镜挨个尝试呢?
2. 使用后尽可能的保证原画质。虽然说这一条应该是无论对应哪一种后期应用都该具备的,但是对于滤镜类更是如此。很多后期应用导出后的画质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3. 有强大的基础调整,且可以调节滤镜强度。其实很多时候单纯的套用滤镜根本不能很好的表达。很多时候,我们仍然需要配合基础调节工具进行调整,从而让画面更加自然和通透。
4. 能进行批量调整。这一条至关重要,什么是批量调整?非常简单,你今天带着姑娘跑到一个场景里辛辛苦苦的拍了一组片,你回来终于找到了自己和姑娘都满意的滤镜,然后在各种参数调节。可这个时候你发现,你只调整了一张,还有 8 张朋友圈没有凑齐,想到刚才的过程还需要重复 8 次,你一定会心生悲凉。
这个时候,如果你的滤镜应用可以复制你刚才的所有操作,并且可以批量复制到其他照片,这不仅仅可以大大提高你的效率,更重要的是这可以让你的照片做到「色调统一」。千万不要小看色调统一,如果你的一组照片能够拥有相同的色彩表达,肤浅层面的说可以获得更多点赞,高级一点说是可以获得统一的主题。
那么,说完了以上四点以后,那些滤镜后期应用可以满足以上的四个全部要求呢?
目前最好的滤镜应用,没有之一(为了表达的更含蓄一点,我在加一个定语吧,我心里的)。
我曾经写过一篇关于如何更好的使用 VSCO 的应用,如果你感兴趣可以阅读:
当然,如今的滤镜类应用应用可以说在手机摄影后期里面是半壁江山的存在。数量决定质量,除了VSCO以外,还有很多值得使用的滤镜类应用。需要说明的是,今天的滤镜最喜欢模拟的无非就是胶片色。所以很多胶片模拟的滤镜也包含在内。
这里再介绍一些不错的滤镜类应用。
Analog(模拟)系列坦率地说有些贵,相比来说没有 VSCO 性价比高,但是说实话有些滤镜还真是不错,还是值得这个价钱的,一杯奶茶还要 20 块,一个你喜欢的后期应用当然值得。
4. 艺术化
什么是艺术化?摄影和绘画其实在很久以来都被互相比较,二者在很多地方都有着极其相似的地方。在绘画上,经常有一些写实的画家,做出来的绘画作品可以像照片一样真实的以假乱真。而在摄影上,无论是构图方式,还是照片的影调和色彩很多都是从绘画借鉴而来。
而这里所谓的照片的艺术化,就是指我们通过数字手段,让我们的照片模拟一些绘画艺术。说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提风靡一时的 Prisma。
如果你是一个很喜欢各类手机应用的人一定不会对这个应用陌生。这是一个来自俄罗斯的应用开放团队。他们使用了一种所谓的神经网络学习功能,分析你照片中的色彩,然后再把你的作品输出为对应的名画上。
一时间,朋友圈纷纷都成为了艺术大师。很多人甚至是直呼,这是一可以把垃圾照片变为抽象派大师名作的应用。以下是我使用这款应用的照片效果:
不得不说,这款应用真的非常有意思,很多颜色模拟,如果你的照片调性差的不是那么多一般都会有着极佳的效果。
但是类似的应用绝不只有这一个,还有很多类似且专精的应用。
比如这个可以把你的照片变为水彩画的:
比如这个可以选择其它绘画形式的:
例如下面的水彩画效果的花朵就是使用上述应用:
说到这里,肯定会有人产生一个疑问,这样的后期方式还算是照片的后期吗?或者说,这种形式还算是摄影吗?
在我心里,没有任何东西该束缚我的表达欲望,如果摄影能够表达我就摄影,如果摄影不能表达,我也不能因此屈服。所以和别纠结呢?为什么要给我们的表达添加枷锁呢?
所以,大胆使用各种类似的艺术化滤镜吧,只要你喜欢。
5. 元素的去除
很多时候我们拍摄的照片都是不尽人如意的,这种不尽人如一般都是指画面中总是有着各种各样的不相干因素。尤其是很多时候我们去一些知名的网红景点的时候。你决定想要拍摄一张打卡照。但是却是被无情的湮没在人山人海中,那么是不是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呢?
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提在过去一年中在手机摄影上最炙手可热的一个词汇「人像模式」。在相机上,我们在拍摄人像的时候总喜欢大光圈镜头虚化背景。而手机由于天然受限,不能够很好的虚化,因此厂商们利用算法的方式进行背景虚化来达到目的。这个时候我们就不得不需要思考一个问题?
为什么使用人像模式拍摄就会好看呢?答案仍然是减法,正式这种背景虚化让我们可以让视线聚焦在人物本身身上,而不是画面中其他的杂杂碎碎。这可以理解为一种「使用模糊去除杂物的方法」。
但很多人以为这种虚化一般需要硬件来实现。虽然很多应用可以后期背景虚化,但是效果都不自然。因此,一个好的双摄手机绝对可以打开创作新大门。
这款应用可以让你的人像模式更加的个性化,比如可以调节模糊程度,甚至是焦外光斑的各种形状,大小,方向等等。以旋焦为例,在以前这种独特的焦外需要一些老镜头才能实现,但现在一个 App 就可以了,不得不说手机摄影给摄影带来的改变真的深远。
当然,元素的去除当然还包含真正意义上的去除。如果你经常使用美图秀秀这款应用,我相信你对其中的祛痘功能一定是再熟悉不过了。自己的脸上任何的小瑕疵,只要点击一下就可以不见了。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个功能是不是还有其他的用处呢?
当然有!我们除了祛痘,类似的功能我们还可以去除任何我们想要移除的东西。
例如 TouchRetouch 这款应用就是专门去除画面中你不希望存在的东西。
例如画面中一些没必要的人,显眼的摆设等等,都是可以去除的对象。
本质上这种去除是去掉相应部分,然后根据周围的图案填充进来而获得。所以在使用的时候尽可能的避免一些规则物体的边缘。
6. 像素的移动和添加
在以上我们所有提到的后期手法中,几乎都是从画面中去除元素。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向画面中添加元素或者是变动像素的方式来进行后期。
先说一个既有元素的移动又有元素的添加的后期应用——Circular。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应用,我先展示一下使用这款应用后期的一些照片:
在这张照片里,我们看到画面像是一颗颗独特的小星球,在小星球上还会有各种各样的元素,例如热气球等等。
其实这种后期形式是有名字的,我们叫做极坐标调整。而更有意思的事,画面中的有一些因素是应用应用内提供的内容,然后我们再后期添加进去获得的。
例如画面中的热气球和小鸟就是。可以看到,这个时候就更加需要我们的想象力了,想要添加什么,使用什么都是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添加的。
这款应用的公司还有另一款兄弟应用 Alien Sky,这款应用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千奇百怪的星球。你可以把这些星球放置在你喜欢的任意的照片里,让你的照片拥有更多的科幻意味。
说到科幻,那我在这里还要强烈推荐另一款非常独特的手机软件,这就是 Matter。
这是一款非常具有想象力的应用。它可以允许你在照片中添加各种各样的天马行空的三维形状,重要的是这个形状还可以拥有各种各样的材质,只要你使用得当,就可以获得以下各种各样的天马行空的极富未来感的作品。
最近也有很多应用开始添加各种各样的天气特效,比如在画面中添加下雪的样子等等,例如 colorow 这款应用就是可以添加天气效果。更有意思的是还能添加各种各样光效。
所以说,像素的移动和元素的添加是一种类似 PS 中合成概念的后期方式。在这种后期形式下,唯一能够限制你的,就是你的想象力。
7. 照片的叠加
如果说照片的叠加你不能够想象到是哪一种后期方式的话,那么如果我换做另一种方式你一定再熟悉不过了,这就是「双重曝光」。这是一种被神化了得技法,很多人觉得双重曝光是一种很复杂难以掌握的后期方法。
的确,如果我们想要更好的使用双重曝光或者是照片的叠加的这个问题,我们就需要清楚混合模式这个概念。但是要说清楚这个概念绝对不符合这篇入门后期概念的文章。
所以我准备换一个方式,使用两个案例来说这个问题,同时也推荐一个我自己非常喜欢的一个双重曝光应用,这就是 Union。
Union 这款应用是专门进行双重曝光的后期应用。
案例一,使用 Union 制作创意头像
案例二,使用 union 制作微缩景观
所以你会发现,使用双重曝光有两个关键点,一个就是画面内容的选取,一个就是混合模式的选择。如果你不想了解各种混合模式的原理也没有关系,只要你先按照自己的设想选取和叠加画面,然后挨个尝试不同的混合模式就可以了。
其实双重曝光的应用是非常多的,而我只所以钟情于 Union 就是因为它的混合模式众多的原因。
在这里可以普及一个小知识,其实我认为 HDR 这种后期方式,其实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照片叠加的后期方式。因为本质上其实 HDR 就是选取不同张照片曝光优秀的部分合成在一起的方式。
8. 文字和排版
在照片上添加一些文字,进行适当的排版让自己的照片更加高级一直以来都是我们非常实用的一种后期方式。
文字排版应用其实属于早期在应用商店中非常流行的应用。但是一直以来都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没有中文应用商的加入,导致中文排版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软肋。直到黄油相机的出现。
我认为一个好的文字排版应用至少有两个因素:
1. 丰富的字体库。在这一点上黄油相机做的非常的不错,不仅自带多种中文字体,大家还可以通过购买的方式找到更多的字体。
2. 文字板式和元素丰富。这一点上黄油相机不仅仅会时常更新一些当下流行的文字样式模版,更重要的是社交元素的加入。你可以去浏览别人的文字排版样式,只需要「Ding」一下就可以一键复制别人的排版应用在自己的照片上。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你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文字排版内容。除此以外,还包含了各类基本元素(线条,框)和手绘元素。
但如果你希望设计一些高级的英文海报,那我这里十分推荐 phonto 这款专门制作海报的应用,不仅仅提供了各种丰富的海报,还有各种英文字体。可以简单快捷的设计各类「高大上」海报。
归根到底,文字和排版很多时候都是更好的表达照片。其实有很多有意思的办法,可以从另一个思路对照片进行「排版」。比如 VOUN 这款应用:
你看到了下面这张照片通过添加画框的方式,瞬间逼格满满。这款应用还可以让你装逼到底,让你签下自己的名字,可以说是非常的到位了。
9. 绕不开的美颜
美颜是刚需吗?这是一个完全不需要回答的问题。如果你问我最高频次的后期在哪?最高频的后期人群是谁?这个问题的答案根本不是你想的摄影爱好者。而是那些拥有一手 P 图的技术的美颜党们。
坦率地说,虽然我不能理解美图秀秀这种出于「完全让你不是你」的后期手法为什么会让大家乐此不疲。但我们还是需要承认美图秀秀这个应用在后期界的地位。
但如果你是一个同样不喜欢美图秀秀这种毫无细节的,让木头磨成大理石的后期效果,也许你可以试试这款应用,Facetune。
这两款应用虽然都有一定的上手难度,但如果是希望获得纯真的有质感的人像我建议你还是尝试一下。
10. 照片还是视频?
以上都是常规的摄影作品后期,那接下来介绍的则是非常贵的后期方式。只所以说非常规,就是不能用单纯的摄影后期来形容这种方式。视觉后期更适合这种形式。
先说第一种也就是最近风靡的 Plotagraph+。
简单来说,这种后期形式可容易让画面中的内容动起来。让你的照片完成一个从照片到视的进化。这种后期方式原理是不过是让一些相同元素移动产生运动的错觉。所以它的能力就仅仅限于让画面中本来具有「流动」性质的画面内容产生变化。不过随着技术的进步,让画面中的内容动起来还真的远吗?
比如下面的这张照片:
可以看到,这几张完全不同于上面的只是限于流动画面的局限。而是真的可以让你的画面完全的动起来。就像把你的照片解冻一样。这就是另一种形式的照片「cinemagraph」。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形式的后期并不是真正做到的让照片中的某一个部分动起来。而是恰恰相反,他是让视频中的某一个部分「冻」起来。
我们可以通过 Cinemagraph 这个应用来实现这个效果。
所以你看,仅仅是今天的技术我们就可以实现一些看似不可思议的后期手法,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有意思,极具创意的后期应用出现。
说了这么多,是时候简单的在创意后期这一部分做一个总结了。你会发现,在上面提到的每一个部分我都会推荐一些不同的应用,那有没有一个应用就可以实现全部哪怕是大部分的功能呢?
有,这就是新秀 Enlight。
这是一个以色列的修图应用公司的的佳作。这是一款几乎包含绝大多数创意后期所需要功能的应用。从文字添加,照片叠加,元素补充,形状排版,等等所有功能。所以说,如果你希望能够一个应用走天下,这就是你的一个不错的选择。
后期前置
说了这么多的后期应用,而之所以叫做后期流程就是因为我们所有做的调整都是在拍摄一张照片之后的。但是,数字化摄影相比于传统的胶片摄影不仅仅能够让我们在后期有了更多的选择,还让我们能够有机会利用科学计算的方式让我们把一些后期手段进行「前置」。
这些前置的后期手段有些是因为可以让我们在拍摄时就能够有更好的效果,从而更好的选择。但也有一些应用可以让我们的拍摄过程更加的丰富多彩,让手机拍照的「按一下快门」有了更多有意思的乐趣。
后期前置所带来的理念已经不仅仅是美化照片,他可能带来的是数字影像的未来,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你想要拍摄什么样的画面,你的手机会尽可能的在你的前期进行模拟和美化,这可能就是后期的终极梦想。
系统内置
实时色彩滤镜
我们先来说说手机自带的,目前最流行的后期前置就是实时滤镜。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让你的拍摄界面直接套用滤镜,这样你就可以在拍摄的时候按照滤镜去寻找好看的画面,而不是在拍摄一张照片以后不断的去套滤镜。
我们以 iPhone 为例,我们可以直接通过点击画面上的滤镜选择,选择不同的滤镜形式。不得不说,iPhone 内置的滤镜系统一直都是被大家忽略的对象。但其实 iPhone 内置的色彩滤镜十分值得使用,以我自己最喜欢的几个滤镜来说,反差色就是我们认为十分耐看的一个色彩滤镜,尤其是适用在一些静物上的时候往往会有着非常好的效果。
但是后期前置的这种实时滤镜难道仅仅是省去了后期套用滤镜从而提高效率吗?
当然不是!
这里举一个非常重要的例子。我们都知道大家都细化拍摄有格调的黑白照片,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拍摄的照片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好。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使用 iPhone 内置的黑白滤镜,像下面一样:
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你眼里的世界已经全部去掉了色彩,变为了黑白世界,这个时候你再去拍照就可以完全寻找到自己想要的黑白质感的照片。换句话说,这种实时滤镜它不仅仅是可以帮你节省时间,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种让你改变一个视角和思路去观看你所要拍摄对象的一个手段。
这个时候,我知道有一些「花心」的人一定会想:
「那如果我只是现在喜欢这种滤镜,可是如果我觉得事后这种滤镜我不喜欢了,想要换一个滤镜,那你这种方式不是抓瞎了。」
放心,一个好的实时滤镜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可以复原。以 iPhone 为例,当你拍摄了一张黑白照片以后,你过几天觉得黑白照片不够好看,想要换一个色彩的?没关系,这个时候我们只要在相册里,点击一个复原,照片就会变回你想要的颜色,不仅如此,这个时候你还可以继续去选择其他的滤镜使用。
所以,大胆的使用这种实时滤镜吧,他会给你的摄影带来全新的感受。
影室灯模式
每一年的 iPhone 都会带来一个全新的摄影理念,2017 年双摄的人像模式就引领了手机摄影的全新风潮。那 2018 年 iPhone 则带来了全新的影室灯模式。和人像模式一样,在一开始大家由于学习成本和审美认知的差异,大家对全新的人像模式似乎并不是特别的感冒。
那我们先从理念开始,为什么要有影视灯模式,以及为什么影视灯模式是一种后期前置。其实对于手机摄影而言,一只有一个理念是没有变过的,这就是「用更少的劳动,获得更多的粮食」。我们以 iPhone 的人像模式为例,在以前当我们想要拍摄大光圈的虚化人像时,我们除了需要一个单反相机,还需要一个大光圈的定焦镜头。
我们假设最便宜的入门单反 3000 块,最便宜的大光圈镜头「小痰盂」500 块(但一般大光圈定焦都是 ¥5000 起步)。加起来就已经超过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的手机价格了。你可以说现阶段他使用场景不完美,但是很多时候都能很好的实现虚化效果。
所以,对于影视灯模式依然是如此,现阶段的影视灯模式还不成熟,但只要使用得当依然可以获得效果上佳的照片。重要的是,也是一个在拍摄过程中能够实时预览效果的方式。
有几个技巧值得分享:
- 被摄主体距离背景越远,模糊效果越明显。
- 拍摄非纯色背景,可获得更出色的景深效果。试试将你的被摄主体置于杂乱的背景或色彩丰富的场景前。
- 拍摄人像时,试试靠近被摄主体。使用舞台光模式时,试试在略低于被摄主体面部的水平高度拍摄,以获得更佳效果。
应用前置
复古手动相机
后期前置除了我们目前能够像上面一样通过「实时滤镜」这种注重结果的方式,还有一种完全截然相反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仅仅是简单的滤镜使用,而是通过各种方式,在过程中做出不同的操作从而有着不同的「滤镜结果」。这就是复古手动相机。
一提到手动相机,你一定会首先想到的是那些专业的拍摄应用,他们可以实现深度的拍摄自定义。但这里所说的手动复古相机的理念截然不同。我们以我最喜欢,也是 iOS 平台上老牌的复古相机应用 Hipstamatic 为例。
打开相机界面,我们既可以看到,与常规的相机不同,整个画面是一个复古相机的后面板。
在这个面板上,我们可以像使用老相机一样,按快门,拨动感光值转盘,甚至你在打开闪光灯的时候,都会有老闪光灯的启动声音。拍摄过程中,你不仅仅完全需要通过这个复古的取景框进行取景,拍摄过程也是完全的沉浸。
更重要的是,这款应用还有着一个更重要的功能,就是胶卷和相机的组合!比如下面的选择画面:
也就是说,你可以在他的商店中购买不同种类的相机,甚至是他们的相机零件再进行组合,你还可以在商店中购买各种各样的胶卷。
这个时候,你会的觉的,这不就是一个换皮肤吗?有什么厉害的?恰恰相反,在你选择不同的机器和胶片时,绝对不仅仅是换皮肤,而是应用会真的根据你选择相机和胶卷的特点进行实时模拟。
也就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有了这款应用你就是相当于有了一个非常丰富的胶卷相机宝库。
虽然,从结果上看,照片就是一种叠加了复古滤镜。但是他更加注重的是你整个过程中的拍摄体验。
过程模拟类相机
上面的 Hipstamatic 是一个老牌的相机模拟应用,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在说一个新秀,Analogue。
这也是一款相机模拟的应用,但是他的理念更加的有趣。如果你是一个对中画幅或者大画幅的黑白摄影拍摄很向往的人,那你一定要尝试一下这款应用。
这款应用主要是分为两个部分:
1. 拍摄部分
在这里,你可以选择不同种类的相机,例如中画幅或者是大画幅。在选择之后,我们可以进入不同相机的操作界面,我们以大画幅为例:
细心的你,一定会发现为什么整个画面是倒着的。这就是大画幅相机的一个特点,也就是说在拍摄的时候你看到的是倒像。除此以外,你会通过“转动”的方式调节各种参数,尤其是手动对焦,也是一种模拟。
2. 后期部分
在你拍摄完一张照片以后,你会发现你获得是一张负像,想要获得真正的照片需要在后期暗房里冲洗才可以,如下面的冲洗步骤。
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尽可能的还原拍摄流程的应用。虽然本质上,它的效果不过是拍了一张照片加了一个黑白滤镜,但是整个过程中,可以让拍摄者感受到一张照片从无到有的过程,更像是我自己创作的照片而不是相机给我拍的。在参数调节以及在模拟的暗房里你所进行的每一步,其实就是一个后期过程。
很开心,你能够阅读到这里,也恭喜你,已经了解了手机摄影中 90% 的后期方式,剩下的 10% 并不是给现在,而是给未来更多的可能。相信你也注意了,我在这里用了「了解」而不是「掌握」,是因为并不是阅读以上的文章你就会后期了,重要的是,你也并不需要掌握以上的全部后期方式。
就像文章开始的时候说的那样,我们不应该被技术所束缚,而是先打开自己的想象力,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然后再来我这份《手机摄影后期地图》里找到你所需要的方向。